The Hunger Site

Friday, June 22, 2007

香港中醫藥發展

香港中醫藥發展
.蕭偉基
  去年十一月初,兩間歷史悠久的中藥企業--北京同仁堂及余仁生,同日在香港開設新廠房,是香港中藥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顯示香港作為中西交匯之地及國際化都市,在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及國際化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香港政府近年也在中醫藥規管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但臨床之不足,業界對基礎研究不夠重視等,都仍有待加強。
  香港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劉良對亞洲週刊表示,香港是華人社會,市民對中醫藥接受程度高,又有與國際接軌的學術及法律制度,加上背靠大陸,因此是最適合作為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的基地。
  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北京同仁堂,是中國最有價值老字號品牌。繼二零零三年在香港成立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以香港為基地,負責整合集團的國際規劃、布局和發展後,又於翌年成立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籌劃在香港設廠事宜。位於大埔工業邨、耗資一億八千萬港元、佔地一萬一千七百平方米的新廠房,成了北京同仁堂三百多年來首家設於北京之外的廠房,顯見香港之重要性。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永玲表示,目前海外市場佔同仁堂銷售額不到百分之五,而在香港建基地的目標,是希望以香港為橋樑,做大做強同仁堂海外市場。
  丁永玲說:「同仁堂會利用香港一些對中藥產業發展的支持,例如與香港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發新產品,並加快老產品的二次開發」。
  至於在香港設廠成本是否比內地高,丁永玲不認同。她說,香港廠房人員編制不超過七十人,而一般操作人員薪水也只是比內地略高,香港的水電費甚至比廣東還低,所以整體成本與內地差不多。
  丁永玲介紹,現今總共生產八百多個產品的同仁堂,在內地有七十五條GMP生產線,在香港初步有五條,準備在經香港衛生署批准後,在香港生產在內地經過科研已經有結果的新產品,在香港及海外銷售,包括一些能有效攻克疑難雜症的中藥產品。
  丁永玲表示,同仁堂在海外的發展應該是用文化來帶動產品,將會設立中醫藥培訓中心、中醫診所/醫院、養生中心等,並推動中藥產品在全球的認可,加快中藥產品走向世界,而香港在這方面可擔當重要角色。
  於一八七九年創辦於馬來西亞的余仁生,香港長期以來都是主要生產及研發基地。設於元朗工業邨、面積十三萬平方呎的余仁生新廠房亦於去年十一月初開幕。余仁生(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雪英表示,在香港設廠的好處是靠近內地,中藥材進口方便,而且內地採中西合壁,相關資源充裕,並且可以應用香港的學術資源。
  在研發方面,黃雪英表示,余仁生和香港的大學合作許多研究項目,例如在零三年SARS期間,與浸會大學合作研發出「抗毒補肺湯」;與中文大學進行白鳳丸科研計劃;並正與浸會大學進行醫治柏金森症的中藥研發。
  黃雪英說,數據化是中藥現代化及讓非華人接受的的一大挑戰,而余仁生有龐大的中藥指紋圖譜庫,原藥材、中藥產品、製成品等都各有圖譜,「消費者吃第一批白鳳丸有效,吃第二批都有效」。
  但是,黃雪英強調,作為一家有一百多年歷史的中藥企業,余仁生所做的東西一定有其根據,不會為了現代化而拋掉古方。她舉例,白鳳丸中的各種材料如果全部一起煮,就會省掉很多工序及成本,消費者也未必會發覺,但功效會有差別,所以余仁生嚴格按照最有效的方式,將白鳳丸中的二十六種藥材分成七、八種組合來煮,以確保素質。
  除了百年老店外,香港也有不少新進中藥企業,以各自的優勢而取得佳績。生產「農本方」品牌中藥配方顆粒的培力藥業集團就是一例。
  培力最初是研發生產靈芝等產品,近年也積極發展中藥配方顆粒業務。培力主席陳宇齡介紹,該公司是全中國獲批准生產中藥配方顆粒的六間廠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港資企業,現有七百多種產品。
  陳宇齡指出,發展中醫藥主要的障礙包括中藥穩定性不足、服用不方便等。因此,直接泡水沖服的中藥配方顆粒,是中藥發展的一大進步。但他強調,「這絕不是終極的一步,只是第一步」。培力的中藥配方顆粒目前在中國大陸十一個省市,以及香港、台灣、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美國、加拿大等的中醫診所及中醫院使用。
  至於香港是否適合中藥研發,陳宇齡表示,香港有足夠條件進行中藥研發,例如培力就聘請了香港第一位藥劑學博士朱家榮負責研發工作,而朱的博士論文更開發成了他們其中一項能夠提升免疫力的雲芝產品--Oncozac(安固生)。
  不過,陳宇齡認為,香港仍有不足之處,包括很多時候研究成果只發表論文,而沒有將之商品化,甚至也不申請專利,因為申請專利需花一筆錢。另外一項弱點是香港病例不足,所以臨床方面需要依靠內地。
  維特健靈健康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曦齡醫生,則是西醫出身進而從事中藥行業。在香港和廣西都設有廠房的維特健靈,於九三年首先推出五色靈芝。陳曦齡表示,由於西藥主要是合成品,穩定性可以保證,但中藥就複雜多了,所以中藥標準化是很重要的工作。
  陳曦議表示,西藥是證據為本(evidence-based),中藥則是經驗為本(experience-based),這是中藥要說服西方人的最大困難。因此,科研是中藥現代化的重要步驟,維特健靈和內地、香港、台灣的多間大學都有合作項目。
  陳曦齡也指出香港的不足之處,包括沒有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藥品非臨床試驗優良操作規範)的實驗室,所以維特健靈的部份產品,例如對抗抑鬱有效的「寬欣」,是在西班牙研發的。
  香港在董建華主政時期,曾提出建立「中藥港」,但最後卻不了了之。陳曦齡認為,要真正發展中醫藥產業,政府責無旁貸。她舉例,向美國的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申請研究基金,比香港容易得多。
  不過,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劉良則對這幾年來香港政府在發展中醫藥方面的努力作出肯定。他表示,香港政府在中醫藥的規管方面做了很多實事,而「規管是持續發展的基礎」。

撰於2007年1月
刊於亞洲週刊

專訪: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劉良

專訪: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劉良
.蕭偉基
  於一九九八年首先創辦香港第一個五年全日制中醫學士學位課程的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是香港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院長劉良也為中醫藥政策作出許多建議,而該學院更於不久前在伊利沙白醫院內成立了香港規模最大的政府醫院內的中醫診所。以下是劉良教授接受亞洲週刊專訪的內容摘要:
您對香港中醫藥產業發展有什麼看法?
答:我對香港發展成為國際中醫藥發展中心有信心,基於以下幾點:一、香港是中西文化交匯中心,香港是以中國人為主體的社會,對傳統中醫藥接受度很高,中醫藥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香港長期接受西方科學及社會文明洗禮,對西方科學技術資訊基礎很好,所以最適合把傳統中醫藥推向現代化及國際化。二:香港有得天獨厚優勢,其他地方難以相比,因為香港法律與醫療體制同西方發達國家接軌,故其發展中醫藥的經驗很容易給國際認可及接受;同時香港也是中國一部份,其缺乏的資源,如中藥材、中醫醫療市場、中藥潛在市場資源,可以利用內地互補。此外,中國政府政策推動香港發展,給了香港很多資源發展中醫藥。三:香港中醫藥規管與教育制度、中藥製成品規管制度,品質國際認可度相當高。
中國內地自由行遊客來香港買東西最多是買金銀首飾,第二就是買中藥材及中藥產品。這點很有趣,因為他們相信香港的品質。此外,香港能夠吸引學術人才,因為香港學術自由、資訊科技發達、品質國際認可、薪水相對較高。
香港可以在中醫藥國際化及現代化方面扮演怎樣的角色?
答:中國內地正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香港可以扮演橋樑及樞紐角色,其他地區不可取代。
從文化背景、社會群體的角度來說,香港有不可取代的優勢。因為香港有深厚中國文化底蘊,又可以利用高深現代化科技、法律,為傳統中醫藥解碼。例如中藥以複方為主,多種藥材所組成,透過多種化學成份起作用,雖然不清楚那種化學成份得出效果,但可透過多種化學成份、多個環節、多個靶點來產生整體綜合的療效。相信這樣的醫療模式適合難醫、複雜的疾病,那些病不是一個靶點有病,而是多個靶點有病,因此中醫藥可以治療。因為西藥是SINGLE COMPOUND CHEMICAL,結構很清楚,但效果也是單一的,很難針對多個靶點的疾病。如果香港把這些人家不知道藥理的東西,用最現代的科技解碼,就令到全世界都懂了,還可以貢獻到西醫。因此,中醫治療的策略及哲學可以給現代醫藥發展提供啟示及貢獻,不只是補充其不足。
此外,香港的國際公信力強,科技能力不差,可以協助中國內地加快中醫藥走向世界及國際化。
香港有何不足之處?
答:香港的弱點是,一:資源不足:臨床資源、病人來源不足;二:市場小;三:中藥材資源不足;四:不適合做製造基地,因成本高;五:人才不足,需引入各地人材。但這些不足可以透過與內地合作及引進人才來補救。
香港中醫藥科研水準如何?
答:香港中藥科研水準不錯,因為做科研的人都是國際化的人,香港可以吸納。浸大中醫藥學院過去一年在國際英文期刊發表了八十多篇論文,比規模相對大很多的中國內地中醫學院多出很多。而香港科研條件也較好,儀器、方法都是世界最前沿的,但比較缺的是用於中醫藥研究的醫院不足。這是最大的不足之處,所以需同中國內地合作。
對中西合壁看法如何?
答:香港很多病人看了西醫再看中醫,或先看中醫再看西醫,這不是對病人最好的治療方式,所以有必要實施中西醫合壁。香港將建立中西醫合作醫療模式,不僅貢獻香港,也貢獻給世界。因為香港的經驗比內地經驗更容易讓國際接受。因為西方發達國家也在研究發展與規管傳統醫藥,WHO也有部門負責傳統醫藥。
中醫藥研究成果商品化的步伐進行得如何?
答:研究成果商品化是未來的目標,我們與余仁生、培力等都有合作,與大陸公司也有合作。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旗下的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有限公司希望未來能夠更多的做到中醫藥研究成果商品化。
香港政府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持足夠嗎?
答:過去幾年香港政府在中醫藥發展方面做了很多實事,主要是在規管方面。我覺得規管是發展的基礎,因為若沒有做好規管,很難持續發展。香港在九九年才通過有關中醫藥的法律,成立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制度、培訓,提升中醫師專業地位、中成藥註冊制度、中藥藥材鋪註冊。
另外,中醫診所的開設,雖然是慢了點,但也有了起步。整體來講,回歸後香港中醫藥的情況與回歸前根本是兩回事,以前是自生自滅。而規管是持續發展的基礎,要做好正規教育工作。
撰於2007年1月
刊於亞洲週刊

Wednesday, June 20, 2007

這樣料理最健康

這樣料理最健康

作者:姜淑惠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00 年 03 月 01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編輯推薦
一道佳餚如果加入慈悲、智慧、天真的烹調,那將是怎樣的味道?《這樣料理最健康》一書作者姜淑惠醫師以中西醫整合醫學的觀點,參入佛家哲思,開創飲食文化的新視野。一如作者《這樣生活最健康》、《這樣吃最健康》等系列作品的風格,飲食健康在現代整合醫學的關注之下,這本《這樣料理最健康》或許可以為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引注另一道活水的源頭。
《這樣料理最健康》以主食、副食的結構,在作者健康概念的鋪陳之下,羅列各種簡單但卻能兼顧營養以及美味的食譜。特別的是,書中亦提供了調理身體的飲食方法,雖然沒有關於調理身體的專門書籍來的深入,但也不失為現代人講求簡單的參考。再者,書中所提供的醬料調配還介紹了各國香料的特色,這是一般食譜所較缺乏的資料,增添了閱讀此書的趣味。《這樣料理最健康》整合了作者在中、西醫學的專業學識,甚至也可以在書中發現一些印度、西藏醫學的影子,只是書中參入的佛家的觀點不知能否為其他信仰的讀者所接受?
如果你吃膩了大魚大肉,看慣了滿漢全席式的食譜,或許你會被《這樣料理最健康》裡的清新氣息所吸引,這是一本不一樣的食譜,書中的一些特別觀念將為讀者帶來不同的料理趣味!(文/柏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27836

Thursday, June 14, 2007

農莊生活手記 The Good Life 新時代思潮的先鋒探險

農莊生活手記 The Good Life 新時代思潮的先鋒探險
Living the Good Life

作者:Helen & Scott Nearing
譯者:梁永安,高志仁
出版社:立緒
出版日期:1999 年 11 月 18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聶爾寧夫婦橫跨一甲子自給自足的農莊生活手記,是60年代「回歸自然運動」風潮的發軔。是20世紀末新生活主張的先聲。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12235

馬玉山山藥五穀粥





馬玉山山藥五穀粥

Monday, June 11, 2007

推薦素食營養天然食品──五穀粉

推薦素食營養天然食品──五穀粉

  由台灣慈濟基金會旗下靜思文化出品的「五穀粉」,營養豐富,味道可口,對身體有益,價格相宜,適合天天飲用。
  此「二十二味五穀粉」精選大地穀物精華,補充每日所需之綜合營養,加強體能。其成份包括松子、花生、小麥、糙米、紅豆、綠豆、黃豆、大薏仁、小薏仁、白果、玉米、茯苓、淮山、芡實、蓮子、麥冬、米豆、花豆、小米、百合、青碗豆、喬麥、植物性奶精、豆膠、麥芽糊精、冰糖等。泡水喝即可(冷熱皆宜,以冷水沖泡可減少養份流失),簡單方便,可加入豆漿、牛奶、奶粉或優酩乳等,不加也可,悉隨尊便(因有豆類成份,痛風者或不宜食用,可選擇飲用薏仁粉或無豆配方五穀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靜思還出品多種素食天然營養食品,純素食、無膽固醇、無充填劑、無防腐劑、無香料、無化學添加劑,並且以環保包裝,值得支持。
網址參考:
靜思文化:
http://www.jingsi.com.tw/
慈濟基金會:
http://www.tzuchi.org.tw/

香港購買者可連絡:
慈濟基金會
香港新界沙田新田圍車公廟道5號
TEL:852-28937166‧FAX:852-28937478
馬來西亞慈濟網址:
http://www2.tzuchi.org.tw/tc-subject/html/office-malaysia.htm
http://www.tzuchi.org.my/
http://www.tzuchi.org.my/eshop/

Friday, June 08, 2007

水果和蔬菜營養素含量研究結果

水果和蔬菜營養素含量研究結果
  食物安全中心今日(六月七日)公布最近就本港常見的水果和蔬菜營養素含量研究的結果。
  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社會醫學)(風險評估及傳達)何玉賢說,市民了解食物的營養素含量,有助他們選擇有益於健康的食物。
  中心選取八十二種水果和蔬菜作研究,包括在市面抽取四十九種蔬果的樣本,進行以化學方法分析蔬果的熱量和所含十種營養素的含量,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總量、飽和脂肪、膽固醇、膳食纖維、糖、鈉、鈣和維他命C;另外,中心從海外的資料庫揀選三十三種蔬果的營養素含量進行比較和分析。
  何醫生說:「水果和蔬菜是日常飲食中膳食纖維和維他命C的重要來源,並且不含膽固醇,而蔬果所含的熱量及其他營養素如鈉、脂肪的含量普遍較低。」
  「就水果而言,平均每一百克含二點三克膳食纖維,當中牛油果、番石榴、榴槤、啤梨及奇異果含量較高,以每一百克計算,膳食纖維含量由三至六點七克。不過,水果例如梨和蘋果於去皮後,膳食纖維含量會流失百分之二十四至四十六。」
  「此外,水果的維他命C含量普遍較高,平均每一百克含三十九毫克維他命C,當中番石榴、黑加侖子和奇異果的維他命C含量較高。」
  他說:「水果普遍熱量較低,平均每一百克水果的熱量為六十卡路里。但榴槤和牛油果則含較高脂肪和熱量,每份一百二十二克的榴槤含六克脂肪和一百七十九卡路里,每半個牛油果含十五克脂肪和一百六十一卡路里。」
  蔬菜方面,每一百克蔬菜的膳食纖維含量平均為一點九克,而含量較高的蔬菜包括蓮藕、茼蒿、韮菜花、甘筍及西蘭花,每一百克含二點七至四點九克膳食纖維。
  蔬菜亦是維他命C的主要來源,平均每一百克蔬菜含二十六毫克維他命C。維他命C含量較高的蔬菜包括苦瓜、西蘭花、芥菜、芥蘭和豆苗,每一百克含維他命C八十八至一百二十毫克。
  何醫生說:「維他命C會在烹煮過程中流失,焯菜的維他命C含量平均較炒菜少三份一。不過,只要保持均衡飲食,市民一般已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
  蔬菜普遍含低熱量,平均每一百克只含二十六卡路里。不過,蔬菜所含的熱量會受烹煮方法影響,例如以一茶匙油焯一斤蔬菜,會增加兩克脂肪和十八卡路里;以三湯匙油炒相同份量蔬菜,則會增加四十五克脂肪和四百零五卡路里。
  此外,進食生菜和西蘭花等沙律菜時如添加一湯匙沙律醬,例如千島沙律醬和凱撒沙律醬,會分別增加約五至八克脂肪和四十四至七十六卡路里。
  研究亦發現鮮搾果汁,例如橙汁、西瓜汁、芒果汁和梨汁,差不多流失全部膳食纖維。而根據文獻資料,鮮搾果汁的膳食纖維含量亦較新鮮水果為低。
  何醫生建議市民應盡量進食新鮮水果。不過,一些水果例如牛油果和榴槤的熱量較高,市民宜適量進食。
  他說:「要達至均衡飲食,市民應每天進食最少兩份水果和三份蔬菜,並選擇不同種類、不同顏色的蔬果,以攝取不同的營養素。如欲攝取更多膳食纖維,部分水果可沖洗乾淨後,連皮食用。」
  何醫生亦建議食肆為顧客提供更多蔬菜入饌的菜式,並在供應焯菜或沙律菜時,盡量把醬料分開端上,讓消費者自行加添。
  另一方面,中心最近亦提升營養資料查詢系統功能,供市民查閱四千三百多款食品的十八項與營養相關的資料,並新增了「食物營養計算器」,讓市民計算從食物中攝取的平均營養含量作參考,以選擇有益於健康的食物。市民如有興趣,可瀏覽食物安全中心網頁www.cfs.gov.hk

2007年6月7日(星期四)

歐陽英教你不生病過一生

歐陽英教你不生病過一生
分  類: 心靈健康 / 健康醫療 / 保健養生 / 健康法
作  者:歐陽英
編/譯者:出版社:時報文化ISBN:9571346527出版日:2007.05.07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4110410374
內容介紹
「生病」是人類最大的夢魘。大家都在追求「健康」,但生活中其實處處是隱形的健康殺手,其中尤以飲食最為關鍵。從飲水與食材的選擇、生食與熟食的比例、日常三餐的調配等等,都和個人健康息息相關,不可輕忽。健康的保障來自正確的飲食觀念與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但是,現代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各種污染與農藥,不斷地滲透、侵蝕我們的身體,如此一來,我們要如何不生病、快樂過一生? 天天與病友為伍,深諳食療細節的生機食療大師歐陽英,此次出版《歐陽英教你不生病過一生》,特別為讀者打造不生病的生活寶典,從老師自身豐富的食療經驗出發,強調本土養生法則,貼近台灣讀者的生活,提出珍貴實用的健康祕訣。 歐陽英老師在本書中提供了:怎樣吃才能「不生病」、食療必定成功的準則、122種克服各種疾病的精粹驗方、20種對症飲品以及抗癌全天食譜。逐步從「生機養生食療的應用」、「改變現有體質」的重要方法、到「心靈層面」的照顧,由裡到外教導讀者正確的生活方式,對抗生活中的疾病威脅,改變大小病纏身的現狀,幫助每位讀者無病無痛,快樂過一生。

Saturday, June 02, 2007

兩面針牙膏

前一陣子(兩三個月前)買了一個中國品牌牙膏來用,叫”兩面針”,廣西做的,標榜植物成份,價格蠻便宜的。用了之後覺得真的很不錯,沒有再出現牙齦流血,也基本上再沒有口臭問題,基本上很滿意。本來感覺沒這麼強的。因為兩面針牙膏用完了,我就買了Colgate綠茶牙膏來用,只用了一個星期左右,口臭問題就再出現了(雖然只是輕微,但自己是感覺到的,我是指早上起床時嗅到的,但用兩面針期間真的沒有感覺到有口臭)。

http://www.lmz.com.cn/index.asp

螺旋藻麥片


最近買了一包Cosway的螺旋藻麥片來喝,蠻好喝蠻香的,一包有二十小包(每小包35克),賣約30元港幣,還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