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unger Site

Friday, June 22, 2007

香港中醫藥發展

香港中醫藥發展
.蕭偉基
  去年十一月初,兩間歷史悠久的中藥企業--北京同仁堂及余仁生,同日在香港開設新廠房,是香港中藥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顯示香港作為中西交匯之地及國際化都市,在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及國際化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香港政府近年也在中醫藥規管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但臨床之不足,業界對基礎研究不夠重視等,都仍有待加強。
  香港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劉良對亞洲週刊表示,香港是華人社會,市民對中醫藥接受程度高,又有與國際接軌的學術及法律制度,加上背靠大陸,因此是最適合作為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的基地。
  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北京同仁堂,是中國最有價值老字號品牌。繼二零零三年在香港成立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以香港為基地,負責整合集團的國際規劃、布局和發展後,又於翌年成立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籌劃在香港設廠事宜。位於大埔工業邨、耗資一億八千萬港元、佔地一萬一千七百平方米的新廠房,成了北京同仁堂三百多年來首家設於北京之外的廠房,顯見香港之重要性。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永玲表示,目前海外市場佔同仁堂銷售額不到百分之五,而在香港建基地的目標,是希望以香港為橋樑,做大做強同仁堂海外市場。
  丁永玲說:「同仁堂會利用香港一些對中藥產業發展的支持,例如與香港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發新產品,並加快老產品的二次開發」。
  至於在香港設廠成本是否比內地高,丁永玲不認同。她說,香港廠房人員編制不超過七十人,而一般操作人員薪水也只是比內地略高,香港的水電費甚至比廣東還低,所以整體成本與內地差不多。
  丁永玲介紹,現今總共生產八百多個產品的同仁堂,在內地有七十五條GMP生產線,在香港初步有五條,準備在經香港衛生署批准後,在香港生產在內地經過科研已經有結果的新產品,在香港及海外銷售,包括一些能有效攻克疑難雜症的中藥產品。
  丁永玲表示,同仁堂在海外的發展應該是用文化來帶動產品,將會設立中醫藥培訓中心、中醫診所/醫院、養生中心等,並推動中藥產品在全球的認可,加快中藥產品走向世界,而香港在這方面可擔當重要角色。
  於一八七九年創辦於馬來西亞的余仁生,香港長期以來都是主要生產及研發基地。設於元朗工業邨、面積十三萬平方呎的余仁生新廠房亦於去年十一月初開幕。余仁生(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雪英表示,在香港設廠的好處是靠近內地,中藥材進口方便,而且內地採中西合壁,相關資源充裕,並且可以應用香港的學術資源。
  在研發方面,黃雪英表示,余仁生和香港的大學合作許多研究項目,例如在零三年SARS期間,與浸會大學合作研發出「抗毒補肺湯」;與中文大學進行白鳳丸科研計劃;並正與浸會大學進行醫治柏金森症的中藥研發。
  黃雪英說,數據化是中藥現代化及讓非華人接受的的一大挑戰,而余仁生有龐大的中藥指紋圖譜庫,原藥材、中藥產品、製成品等都各有圖譜,「消費者吃第一批白鳳丸有效,吃第二批都有效」。
  但是,黃雪英強調,作為一家有一百多年歷史的中藥企業,余仁生所做的東西一定有其根據,不會為了現代化而拋掉古方。她舉例,白鳳丸中的各種材料如果全部一起煮,就會省掉很多工序及成本,消費者也未必會發覺,但功效會有差別,所以余仁生嚴格按照最有效的方式,將白鳳丸中的二十六種藥材分成七、八種組合來煮,以確保素質。
  除了百年老店外,香港也有不少新進中藥企業,以各自的優勢而取得佳績。生產「農本方」品牌中藥配方顆粒的培力藥業集團就是一例。
  培力最初是研發生產靈芝等產品,近年也積極發展中藥配方顆粒業務。培力主席陳宇齡介紹,該公司是全中國獲批准生產中藥配方顆粒的六間廠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港資企業,現有七百多種產品。
  陳宇齡指出,發展中醫藥主要的障礙包括中藥穩定性不足、服用不方便等。因此,直接泡水沖服的中藥配方顆粒,是中藥發展的一大進步。但他強調,「這絕不是終極的一步,只是第一步」。培力的中藥配方顆粒目前在中國大陸十一個省市,以及香港、台灣、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美國、加拿大等的中醫診所及中醫院使用。
  至於香港是否適合中藥研發,陳宇齡表示,香港有足夠條件進行中藥研發,例如培力就聘請了香港第一位藥劑學博士朱家榮負責研發工作,而朱的博士論文更開發成了他們其中一項能夠提升免疫力的雲芝產品--Oncozac(安固生)。
  不過,陳宇齡認為,香港仍有不足之處,包括很多時候研究成果只發表論文,而沒有將之商品化,甚至也不申請專利,因為申請專利需花一筆錢。另外一項弱點是香港病例不足,所以臨床方面需要依靠內地。
  維特健靈健康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曦齡醫生,則是西醫出身進而從事中藥行業。在香港和廣西都設有廠房的維特健靈,於九三年首先推出五色靈芝。陳曦齡表示,由於西藥主要是合成品,穩定性可以保證,但中藥就複雜多了,所以中藥標準化是很重要的工作。
  陳曦議表示,西藥是證據為本(evidence-based),中藥則是經驗為本(experience-based),這是中藥要說服西方人的最大困難。因此,科研是中藥現代化的重要步驟,維特健靈和內地、香港、台灣的多間大學都有合作項目。
  陳曦齡也指出香港的不足之處,包括沒有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藥品非臨床試驗優良操作規範)的實驗室,所以維特健靈的部份產品,例如對抗抑鬱有效的「寬欣」,是在西班牙研發的。
  香港在董建華主政時期,曾提出建立「中藥港」,但最後卻不了了之。陳曦齡認為,要真正發展中醫藥產業,政府責無旁貸。她舉例,向美國的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申請研究基金,比香港容易得多。
  不過,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劉良則對這幾年來香港政府在發展中醫藥方面的努力作出肯定。他表示,香港政府在中醫藥的規管方面做了很多實事,而「規管是持續發展的基礎」。

撰於2007年1月
刊於亞洲週刊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