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unger Site

Tuesday, September 27, 2005

做好健康與財務規劃迎接老年潮

做好健康與財務規劃迎接老年潮  
.蕭偉基
  國際人口科學研究聯盟(IUSSP)(http://www.iussp.org )本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在法國開會,討論全球如何因應史無前例的老年潮問題。這問題雖無即時性的緊迫感,但若世人仍不利用這「人口機會窗」(demographic window)開始未雨綢繆,恐將會如溫水中的青蛙般,慢慢步向毀滅而不自覺。  首先得看一些令人驚喜但仔細思考後會讓人憂心的數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一九零零年世界平均壽命在五十歲以下,到了二零二五年會達到七十三歲。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九九年的預測是,九八年全球十人之中有一人六十歲以上,到了二零五零年,每五人之中就有一人六十歲以上。
  隨著醫學及科技的發達,人類越來越長壽,乃可喜可賀之現象。但問題就出在,長壽卻未必健康和有足夠金錢過一個快樂的晚年,甚至還會拖累下一代及整個社會。隨著社會型態的變化,包括人們越來越遲婚及生育率逐漸下降,未來平均每位青壯年要負責越來越高的長者扶養費用,對整個社會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就以香港為例,人口各年齡層男女分佈圖從五十年前的金字塔變成現在的欖球型,即現在青壯年比例最高,他們即要供養老年人,又要扶養小孩,但等到二三十年後這一批人老去,他們的下一代(即現在的兒童)的人數卻遠低於他們這一代,屆時平均每人所要負擔的扶養費用將非常沉重。
  根據香港有關總扶養比例的統計,九一年每一千名十五至六十五歲人口供養一百二十五名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到了二零一二年,將增加到每一千人供養一百七十一名老人,老人數目首度超過兒童(一百六十四人)。
  對老年人而言,如何過一個有尊嚴,即身體健康及衣食無憂的晚年;對社會及青壯年而言,如何不需為供養長者而煩惱,不會因此造成太大以致無法承受的負擔,是老人規劃的重點。簡而言之,關鍵就是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及財務健康,這方面,個人當然是很重要的關鍵,但整個社會及政府都要有相應的配套。美國老年學專家Ken Dychtwald的著作《Age Power: How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Ruled by the New Old》(中文版:《搶佔2億人市場》),即從市場及商機角度分析當嬰兒潮一代成為銀髮族老人潮之後,政府及企業所應該採取的措施,以便把這負擔轉變為新力量和新商機。
  在醫療方面,本書作者認為,美國的醫療體系方向錯誤,即把大到不成比例的支出花在治療老人病上,而科學研究不以老年病為優先;醫療專業人員不擅長老年醫學;保險機制不重視老年病預防或划算的治療方式,因此未來將發生一場醫療災難。
  作者指出,據估計,如果髖關節骨折的發生率能延後五年,就能消除這類骨折達五成,每年就能節省五十億美元;如果能延後心血管疾病五年,每年估計能節省六百九十億美元。換言之,如何將疾病延後或讓它不發生或讓它在不嚴重的初期就得以較低的費用治癒,是很重要的一環。
  因此,作者提出為健康老年提供經濟誘因的做法。他以美國九十年代開始迅速蔓延的管理式醫療組織(MCO)為例,指這些組織吸收聯邦醫療保險的受益人,他們逐漸理解到,如果會員病得越重,他們的回報就越低,所以他們開始納入健康檢查、病人教育課程、另類療法等,務求使會員不染重病。這種病人、醫生、保險公司的利益與誘因全都能以健康為導向的現象,是前所未有及值得鼓勵的。
  金錢是規劃老年潮的另一大重點。本書提出多項以美國為例子的對策,因國情不同,暫且不談。不過,作者也列出一些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財務規劃途徑供參考,包括:及早付清高利率債務;開始存錢,每月收入至少存一成;免稅儲蓄計劃(如強積金)的提撥額要盡量填滿,以獲得利疊利的好處;越早開始準備越好。
  作者還提出忠告:政府福利由稅金打造,如果嬰兒潮期望由福利獲得大筆退休收入,將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如果所有人士希望老年得到財務保障,則必須仰賴個人與全體的努力,規劃出多元化的儲蓄、投資與保險管道,而且「現在就要開始」。
2005/7/18(原載香港信報)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